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2月26日) ? 详情
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2月26日)
发布时间: 2013-03-04      来源: 广元新闻网
【字号:
打印

政府工作报告


在广元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元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 菲

2013年2月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稳定增势、加快发展”主基调,切实抓好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68.66亿元,增长13.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6.84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7012元、5649元,增长16.2%、15.4%。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项目投资稳中有增。在灾后重建全面结束、投资基数较高的情况下,我们扎实开展“项目促进年”活动,切实抓好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515.3亿元,增长3.4%。省列5个重点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市列1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1亿元。广南高速、广甘高速、澳源体育中心、大通焊割气体一期一号线、苍溪航电等32个项目顺利竣工;亭子口水利枢纽、兰渝铁路、广陕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广元港、广元火车站广场等31个项目加快推进;长虹200万台电视机整机及配套、兴能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苍溪乐园水库等57个项目开工建设;821电解铝异地新建、上石盘电航综合枢纽、川马牌客车整车制造等30个项目前期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89.9亿元、增长2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71.5亿元、增长18%。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电子机械、建材和金属五大板块工业增加值12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47户、净增46户,其中亿元产值企业141户、增加33户。广元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旺苍工业集中发展区创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市天然气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全市新增工业园区面积12.2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61.5%。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产量148.8万吨,增长1.6%,连续六年实现增长,农村居民收入连续九年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增高标准农田13.5万亩,完成病险水库整治16座,渠系配套300公里,新增和恢复改善有效灌面29.7万亩。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总数达51个,核心区面积52万亩,苍溪县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范发展农民专合组织261个,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广元七绝”、“剑门关土鸡”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红心猕猴桃、黑木耳、核桃、茶叶、烟叶、油橄榄六大产业实现产值45亿元,旺苍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旅游“双创”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接待游客1918.5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82.9亿元,分别增长34.4%、54.7%。商贸物流业发展加快。广元国际商贸城建成投入使用,美福地钢材物流园区、广运客货运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广元国际女儿节、秦巴山区年货节、“广元造”品牌商品展览会、“广元七绝”北京展销周成功举办,组团参加西博会取得明显成效,广元国际女儿节被人民网评为全国十大最受关注节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3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2011年的20.8︰44.6︰34.6调整为19.6︰47.0︰33.4。
    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率达36.4%,提高1.8个百分点。新增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市中心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城市核心综合体、中心城区滨水区规划全面完成,红泰路、西滨道和皇泽大桥改造等项目顺利竣工,北二环、瓷莲路等110余个市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碧桂园“快乐之星”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成功引进。实行分片定点、统规联建,市中心城区农房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三江新区6个控制性详规和23个专项规划及专题研究全面完成,陵(江)宝(轮)二线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小集镇快速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旅游、商贸集镇加快形成。新村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886户,新改建农村通乡通村公路1627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2万口,修建各类供水工程1585处,解决了2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完成,新启动建设生态小康新村221个、小康户44600户,建成苍溪、元坝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本完成。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流转面积114.5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价格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文化院团体制改革获得全国突出贡献奖。金融服务不断创新,新增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14家,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家,全面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全省率先实现助农取款服务“村村通”。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33.8亿元、334.3亿元,增长11.0%、18.1%,全年新增贷款63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突破1亿元,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费规模和覆盖面居全省第一位。企业融资取得新进展,成功发行企业债券8亿元。
    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浙广、九广、厅市、市校以及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合作取得新突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到位市外资金327.3亿元,增长14.9%。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完成增加值258.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增长14%。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市级技术创新联盟6个,组建产业发展研究院1家,取得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57项,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利申请量548件,净增213件,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9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验收,省级园林城市通过复查,朝天区创建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苍溪县创建为省级生态县。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完成营造林5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四联创”工作,成功创建为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广元被确定为全省首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新发展民用天然气3.8万户、增长45%。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5家,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1和6.1个百分点,重点减排项目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0%、90%。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5天。
    三、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持续有效改善。民生支出不断壮大,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性资金10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4%。就业工作不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3万人,就业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256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228.9万人,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7个县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全省率先建成投入使用,我市10个社区被命名为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利州区创建成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和医疗救助金35万人、5.85亿元。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15414套、竣工13546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排名全省第三。行政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归集实现全覆盖。扶贫移民工作扎实推进,国务院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在我市召开,编制完成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市域实施规划,引进以工代赈等帮扶项目460个,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4万人,完成库区移民搬迁安置9403人、易地扶贫搬迁4787人。大力实施教育资助,投入资金4.1亿元,惠及学生55万人次。市城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物价总体保持稳定。
    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市(县)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等35个文化项目全面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覆盖率均达100%。累计完成数字电视转换27.6万户,农村广播“村村通”覆盖2045个村、覆盖率达84%。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物保护工作有序推进,蜀道金牛道广元段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艺创作成效明显,与中国作协联合设立“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现代豫剧《娘》等3个作品荣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全国男篮四强赛、全国女子足球赛等国家级赛事在我市成功举办。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7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1.5万人,被国家和省肯定为“广元模式”;市城区普通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全面完成,高考本科上线突破万人大关;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集团办学”模式加速形成,成功创建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高等教育发展实现突破,广元师范学校成功创建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百千工程”全面完成,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降至历史最低点。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3‰,剑阁县、元坝区成功创建国家级优质计生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审计、统计、体育、防震减灾、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科普、民兵预备役、保密、档案、地方志、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红十字会等工作得到加强。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轨迹化管理和特殊人群规范化管理得到加强,利州区“图解社区”管理办法在全省推广。群众工作深入推进。“三通四联两倒查”群众工作机制和“大调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市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3.2%。市县区领导接访、网络问政及干部下访等制度进一步落实,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连续四年保持非访“零进京”和集访“零到省”记录,十八大信访维稳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维护稳定、综合治理、群众信访工作获全省一等奖。安全生产监管不断强化,安全事故总量下降29%,安全综合监管经验在全省交流。应急机制不断健全,成功扑灭“4·2森林火灾”和“5·16”温州商城火灾。“六五”普法深入推进,“法治城市”创建全面启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群众对治安环境的满意率列全省第一。国防动员、“双拥”和人民防空工作扎实推进,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团结协作、真情帮助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自强奋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驻广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市经济社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差距。一是经济总量还较小、质量不高,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夯实,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任务还很艰巨;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同广大群众的强烈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三是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一些地方客观存在,创新社会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正在努力加以解决。

  2013年工作重点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总体取向,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低碳发展、资源转化、项目支撑、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五大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在次级突破中追赶跨越,为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一枢纽三中心”,经济发展实现“五个翻番”,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和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535亿元,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3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496元、增长15%;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投资拉动和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力促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趋势,切实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和革命老区建设等政策机遇,策划生成一批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招大引强、沿链引进、集群发展、做大总量”,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和力量,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实效。坚持激活内资和引进外资并举,努力构筑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及早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全年引进到位市外资金375亿元,增长15%以上。强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确保项目用地需求和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重点投向优势产业、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不断扩大社会投资。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四个一批”的工作要求,千方百计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1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0亿元以上。加快亭子口水利枢纽、兰渝铁路、广元港红岩作业区、长虹200万台电视整机及配套、中石化元坝气田天然气试采及净化厂、老城中央商务区改造等83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力促西(安)成(都)铁路客运专线广元段、绵(阳)万(源)高速广元段、广南高速龙潭至万源连接线、上石盘电航综合枢纽、利州西路棚户区改造等59个项目尽早开工。切实做好大唐路口电厂、广(元)巴(中)铁路扩能、广(元)平(武)高速、821电解铝异地新建、中粮肉食畜禽全产业链等28个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加强低热值煤坑口电厂、攀成钢焦化二期、垃圾焚烧发电等重大项目的跟踪对接。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全面落实国家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着力挖掘城镇化中农民变市民产生的消费需求,努力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培育一批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大众体育、健康医疗、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合理引导住房、汽车等消费。加快城市商务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特色街区,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抓好产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整顿市场秩序,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二、强化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工业强市。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抓项目、调结构、扩增量、提质量,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依托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推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依托资源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工业结构,着力构建“5+2+1”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不断提升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旺苍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加快推进苍溪、剑阁工业集中发展区创建省级开发区工作,抓好利州、青川、朝天、元坝等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加大天然气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强重点企业培育,鼓励和支持长虹电子科技、娃哈哈、零八一电子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一批优势中小微型企业不断成长,培育新进规企业50户以上。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广元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编制现代物流规划和专业市场规划,完善商贸物流体系。积极引进商贸物流和餐饮大、特、新品牌企业落户广元。加快美福地钢材物流园区、朝天中子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市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农村商贸设施,推进省际边贸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精心策划办好秦巴山区年货节等特色展会。稳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完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着力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深化市校、校企合作,借智引力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国省实验室、产业发展研究院、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高校和企业研发团队相互支撑的自主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力争实现产值150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家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以上。切实抓好科学知识普及和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企业科技竞争力。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各类急需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新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加快编制全域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流转,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快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文化旅游园区和城乡新型社区“三园一区”的带动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完善市县乡三级城镇体系和城镇功能,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8%以上。坚持“东扩西进北延南拓”战略,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加快瓷莲路、北二环、广元火车站广场、则天路延伸道、嘉陵滨水景观城市步游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利州西路改造、城市核心综合体环形商业步行街、万源湖及中心城区滨水规划、广元至元坝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碧桂园“快乐之星”城市综合体建设。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加快“三江新区”建设,大力推进陵(江)宝(轮)二线、国道108改线、新区河堤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中小城市和特色集镇发展,提升人口聚集和产业承载能力。
    四、突出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和“菜篮子”工程,确保粮食产量实现149.8万吨。抓住全省第二批现代农业、林业和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的有利机遇,新建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10个。新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组织100个,新培育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4个、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5家。大力推进红心猕猴桃、木本油料、蔬菜、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做大做强“广元七绝”、剑门关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休闲观光等农业新业态。积极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发展立体林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力争实现产值106亿元,增长7.5%。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现代农业的贡献率。
    成片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按照“产村一体”的要求,打破县乡和自然村界限,合理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聚居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新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园区、农村现代产业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青川曲河水库等骨干工程,加快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解决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乡镇通畅和建制村通达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新改建县乡公路300公里、通村油路和水泥路1600公里。抓好3个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建成3个国家级、4个省级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要求,新启动建设200个生态小康新村、4万户生态小康户,建成7个新农村综合体。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950户,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口,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面貌。
    切实加快农民增收和扶贫攻坚步伐。深入实施农民收入促进计划,形成产业稳定增收、劳务促进增收、资产创造增收、政策扶持增收的综合体系。制定并实施新型农民教育培养中长期规划,培训新型农民1.6万人。抓住国家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重大机遇,整合扶贫、移民、以工代赈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万人。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继续巩固“挂、包、帮”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着力解决好库区、北部山区、成片贫困地区群众“五难”问题。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和后续扶持工作,完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3000人的移民搬迁任务,确保三期围堰按期下闸蓄水。
    五、坚持文旅兴市,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按照“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的品牌定位,围绕剑门关、昭化古城、皇泽寺、明月峡等重点景区,突出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女皇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推动文化旅游相融共生、协调发展。在旅游景区和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文化元素,推动文化和旅游在基础设施上资源共享。积极挖掘优势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纪念品、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相关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在产业发展中互促共进。继续办好广元国际女儿节以及其他地方性节会,推动文化旅游在大型节会中相互融合。在景区景点策划开展特色化、小型化、常态化的文化活动,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彰显文化底蕴。
    努力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强力推进旅游“双创”工作,力争把剑门蜀道旅游区创建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年内创建成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启动广元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编制。加强昭化古城等旅游集镇业态培育,强化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大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广元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力争旅游接待人数实现2400万人次,总收入过100亿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完善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强县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镇。加快文化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以上。加快全市重点文体项目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管好用活灾后重建文化设施,扎实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看”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好送文化到基层“三百”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不断扩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白花石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快推进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大力推进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生产,力求涌现出更多精品力作。
    六、坚持生态立市,加快推进低碳发展
    继续坚持低碳发展战略。制定完善方案,切实做好我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天然气、农村沼气和地热等清洁能源,努力引进和发展天然气转化及配套项目,加快实施“气化广元”工程。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建成20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理念,进一步促进市民生活方式低碳化。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校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低碳发展统计、评估和考核体系。
    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市中心城区基本生态线保护规划编制,不断优化山区绿屏、谷底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屏障。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山植被恢复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4.3%。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加快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环保模范县、省级生态县和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村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抓好水环境、空气环境、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工业节能,深入开展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对标活动,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监管,加大企业节能技术研发和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加强对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和生产力过剩项目,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及工艺技术装备。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抓好交通、服务业、机关单位等领域节能降耗,有效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加快实施环保建筑、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提高节能产品普及率。大力推进总量减排,确保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下降2.5%、3%、2%、2%。强化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水泥厂脱硝和电厂脱硫,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城镇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
    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加快发展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工作。加快推进财税改革,尽快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提升国有资产经营效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金融改革,积极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健全金融网络体系,持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0亿元以上。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企业债券融资和上市融资,加大与租赁、信托和基金等机构的合作,在公租房、公路等公益项目上规范稳妥推进BT、BOT等融资模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教师“局管校用”的体制机制,创新职教集团办学运行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基层监管网络。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巩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果,深化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宣传与经营分开和制播分离改革。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煤电联动和水电定价机制。
    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积极参加西博会、西交会等经贸促进活动,加强与境内外的交流合作。加快发展地方民航事业,支持开通更多航线。鼓励优势重点企业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贸易额。积极推进多层次多区域合作,深化浙广、九广合作,扩大厅市、市校合作,巩固与对口援建省市的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强与秦巴山片区连片扶贫规划区域市州的经济协作和省内相关城市的区域合作。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清理和废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投资审批事项和管理规定。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对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切实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1000户、个体工商户10000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扎实抓好民生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投向,确保民生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低于65%,全年投入财政性资金110亿元。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把改善民生的事情办好办实。大力推动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转移就业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5亿元以上。认真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和正常增长机制。切实抓好住房保障,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6340套。着力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10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36万人、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33万人。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强化低保户、孤儿、五保户、留守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保障工作,保障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期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极发展优质教育,不断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百千工程”建设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试点示范县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卫生惠民工程,实行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全免费。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争创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市。继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举办好全市第一届运动会。加强档案工作,确保市级档案馆建成并开馆,加快创建国家级综合档案馆。认真做好审计、统计、防震减灾、民族宗教、地方志、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气象、水文等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加快建立乡镇产业引导、便民服务、综合治理中心,突出抓好网络虚拟社会、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服务管理。继续深化“三通四联两倒查”群众工作机制和大调解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重大事项和社会热点问题稳定风险评估,扎实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全市信访总量下降5%。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大力开展法律援助,积极创建省级“法治城市”。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无邪教市”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平安广元”建设。继续开展“双拥”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企业、机关、学校、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控制一般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创建,听取意见、专家咨询、风险评估、法制审查、集体决定的政府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接受社会监督。全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364件,办结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97.5%。大力提高政务服务均等化水平,扎实开展“双十佳”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代办点创建活动。以保障性住房、招投标、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为重点的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深化,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廉政建设、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但是,政府自身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政策递减弱化、截留梗阻等问题,一些干部还存在庸、懒、散、慢、奢等不良作风,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改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尊重市场优先、社会自治和行业自律,加快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更加主动有为地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着力点向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转变。进一步健全政府部门职责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机制建设,确保各项职能科学高效履行。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严格法定权限和程序,把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确保重大决策合理、合法、经得起检验。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细化自由裁量标准,确保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监督和司法监督,更加重视和及时应对舆论监督。积极营造诚信守法的政务环境,提高各级政府公信度。
    深化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优化政府运作流程,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和“三项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务服务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加强对政策执行、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杜绝“中梗阻”现象发生。
    努力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将认真贯彻执行“六个带头”的要求,带头学习理论开阔思维视野,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带头深入一线联系群众了解基层;带头轻车简从,不搞形式主义;带头直面工作矛盾;带头精简文山会海;带头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围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控制各类会议活动,精简各类文件简报,鼓励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严格控制“三公”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认真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深入推进“廉洁城市”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和天蓝地绿、百业兴旺、安居乐业、诚信友善、政通人和的“美丽广元、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